当前形势下,金融企业该如何合理规划数据中心,以投资IT基础设施支撑业务发展?未来一段时期内金融数据中心将沿着怎样的路线图发展?3月18日由中国计算机报社承办的2009上海金融行业数据中心论坛给出了答案。
金融数据中心似乎有些神秘,这里运行的应用和数据都与金钱紧密相关,出不得丝毫差错。也正因如此,金融行业对数据中心的要求可谓极其苛刻。
近年来,大型金融企业制定IT发展战略的核心就是建立数据中心,实现业务数据集中处理,保证数据大集中系统稳健运行。而在当前,金融企业也比以往更重视IT投资的效益,并力争实现开源节流。
业务驱动数据集中
金融行业是最早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行业之一,目前信息化程度已达到较高水平。信息技术在金融企业提高管理水平、促进业务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科技处处长周斌耀是我国金融系统信息化进程的亲历者。他介绍说,我国银行的信息化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是为了解决手工操作烦琐的账户问题,引进了PC机取代手工记账,储蓄所、分理处可以分别进行账户处理,而后才向同城集中式的小型机、大型机应用阶段过渡。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各银行以省为单位,开始由分散的PC小型处理向较大规模集中,集中的趋势上升到省一级,全国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商业银行都形成了几十个业务中心的格局。这些中心开发的系统各不相同,带来了很多问题,最突出的就是业务一致性和数据汇总问题。银行每年的年终决算的数额都很庞大,要经过长时间层层汇总后才能上报。限于技术发展状况,当时并不能实现更高程度的数据集中。
从上世纪90年代下半期直至近几年,银行数据开始由省级中心逐渐向大中心集中。工商银行在数据大集中方面起步较早,其数据量是全国银行最大的,如此庞大的数据量怎么集中起来?业务需求驱动数据大集中向前发展,再加上相应的IT技术也日趋成熟,建设更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实现数据集中存储与处理已成为可能。上海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加快,更使得外汇市场、股票市场、黄金市场、银行卡中心等向上海进一步集聚,引发了对金融数据中心的更高要求。
对于大型银行来说,数据是逐步从分散向集中过渡的。上世纪90年代以后,全国各类中小型股份制银行发展起来,跨越式地走向了大集中,系统模式就是全国集中,随后进行各地分支机构、网点布局。
数据中心面临挑战
数据大集中的优势显而易见:它的数据一致性保持比较好,从总行一直到下面的各个业务单位都可以及时得到信息。尤其是在最近金融环境动荡的情况下,及时获得数据对决策分析非常有帮助,对新业务推广和开发也都很有好处。
据统计,数据大集中后,各分行单笔业务的处理时间比以前平均缩短一半,银行业务处理速度大大加快,对外服务效率明显提高。从开发角度来看,统一开发、统一部署,对于数据利用、数据部署、数据采集各方面都有优越性,并易于管理。目前,业务开发、
中国金融行业下一代数据中心建设现状信息技术架构等方面都支持这种模式。
银行走向集约化经营需要进行数据大集中,这就同时催生了大型金融数据中心的建设与迁移热潮。工商银行率先在上海、北京两地建立起数据集中处理中心,将分布在各地的40多个计算中心、数万个机构的业务数据合并到两大中心。此后,各大银行先后实现分行和总行直属营业机构的数据上收任务,全行数据集中到数据运行中心运行,实现了全国一网的目标。
如此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建设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数据集中的同时,风险也集中到了一点。总行数据中心如发生故障,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单一数据中心运行存在的风险提高了,对安全、稳定运营的需求也进一步提高了。再加上机房设计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存储、处理、通信等能力的攀升,使得机房扩容面临着能耗、管理效率等多方面挑战,尤其是管理集中度直接影响着数据集中后的效果。同时,数据大集中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架构建设平台的集中,更包含了数据整合、灾难恢复等内容。这些都对支撑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行的基础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