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财经 发表于:15年01月08日 10:45 [来稿] DOIT.com.cn
2013年11月,马全一创立了Docker.cn社区,打算促进这项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和落地。社区创立之初,由于国内互联网那道看不见的墙,Docker镜像无法被国内用户下载。在七牛云存储、UCloud、SpeedCloud等国内云服务提供商支持下,马全一为国内开发者提供了免费Public和Private镜像仓库的存储支持,先把可用性的问题解决掉。接下来,他开始组织社区,把大量Docker英语技术文章翻译成中文,以及制作DockerCon会议视频字幕,帮助更多开发者有机会尽早了解、学习和使用这项技术。
经过一年的经营,Docker.cn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组织了数次DockerMeetup技术分享,在当地社区均引起很大反响。随着社区的持续推广,国内技术媒体纷纷开始报道Docker,百度、阿里、京东、小米、乐视等众多国内互联网企业纷纷进入技术应用环节。
Docker的商业化速度很快,项目启动的头13个月里,超过400人在Github上贡献代码,其上应用数量超过11,000个。出于对Docker未来的看好,马全一在2014年2月,开始全职运营社区。他认为,在可以预见的2015年,Docker必将成为技术领域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这个过程中,商业和开源更紧密的结合,将会带来新的机会。
在运营Docker技术社区的过程中,最让马全一有成就感的事,是成为了一名开源技术的布道师。随着国内的技术社区的成熟,它所承载的目标,不仅是国内外开发者的桥梁,而是更多地培养本土开源项目。越来越多的开源项目和Startup公司的涌现,会成为2015年的风景线。
《码农周刊》与极思维,技术媒体商业化的两类探索
戚祥《码农周刊》创始人南京
刘晨极思维&ThinkPHP创始人上海
《码农周刊》是一份为程序员打造的IT技术电子刊,以邮件列表的方式发送。运营团队拥有微博大号developerWorks,积累了超过5万粉丝。和国内商业化技术媒体的编辑不同,周刊的运营团队都曾真刀真枪地做过开发,懂得写代码,更了解程序员想要什么。目前面向程序员的邮件列表不少,但质量参差不齐,满足不了大家的需求。在深厚的群众基础上,《码农周刊》应运而生。
创始人戚祥曾做过5、6年的开发,以及3年的产品经理,这些从业经历,促使他用产品化的思维运作这本刊物。《码农周刊》的定位不是媒体,而是一款开发者喜欢的产品。产品化的思维方式塑造了《码农周刊》的气质,他们追求在“简单”的形式里,让内容既有广度、也有深度,并且足够开放。
2013年9月12日,《码农周刊》创刊号发布,截止到2014年12月底,已发布56期。最初创刊时的3个栏目,已经扩展到7个,包括:程序设计、编程语言、工具资料、编程之外、精品课程、每周一书,以及工作机会。这本刊物依旧保持了它“简单+有用”的初衷。
周刊的人气已经吸引了不少长期商业合作伙伴,创始人依然希望能坚持初衷,做一款开发者喜欢的产品。在他看来,离开产品的支撑谈商业模式,只剩下“玩法”的差别,难以长久。
和《码农周刊》先有人气再有产品的路径不同,“极思维”则是围绕成熟产品,扩展出基于开发者的媒体小生态。创办者刘晨于2006年,发布了开源轻量级PHP框架ThinkPHP,并成长为国内最具影响力的Web应用开发框架之一。
在Web开发领域8年耕耘,刘晨深知每个开发者背后,都有自己的产品和故事。他很欣赏法国作家马塞尔·普鲁斯特说过的一句话:“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追求新大陆,而在于拥有新的视野”。通过提供相关的资讯、报道、产品和服务,极思维希望能帮助开发者拓宽视野,扩大交流圈子。
互联网时代创业,对技术基因的需求愈发明显,吸引了不少年轻开发者,加上部分人浮躁的心态,和实践经验的欠缺,开发者群体的技能参差不齐。和传统技术媒体不同,极思维希望从开发者的成长体系角度切入,嫁接服务资源和接口,围绕ThinkPHP和OneThink两大产品的服务体系,形成共赢的产品生态系统。
比起ThinkPHP的8年沉淀,2014年5月上线的极思维还很年轻。在运营的这半年时间里,极思维虽然得到了包括七牛云存储、51IDC在内的云服务厂商的技术支持,缓解了现有模式下图片服务的压力,但仍然要面对运营上的困难。垂直科技媒体的最大问题,在于用户参与度不够,原创内容少,而且普遍质量不高。如何从原本的技术思维,转化到对资源和渠道的整合上,是极思维的下一个挑战。
19岁Homeschooler,在自由的世界一直前行
翁天信Homeschooler广州
在设计精美的个人网站上,翁天信这样介绍自己:“一个19岁的Homeschooler,爱好旅行、摄影和创造。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学校。”他14岁开始自学Web设计与开发,每年都会综合学到的新技术,把网站彻底重新写一次。完全凭兴趣做出来的个人网站,却得到不少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