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Bing的反攻:内部压力最大 IE也不好

经济观察报 发表于:12年09月29日 09:46 [转载] 搜狐IT

  • 分享:
[导读]故事的起因就是微软在美国发起的一项名为“Bingiton”的活动:微软专门做了一个同样名字的网站,用户在上边可以搜索五个问题,他们会同时得到Bing和Google的答案,但经过技术处理之后,他们并不知道答案背后的搜索引擎是谁,而他们需要做的便是选出更中意的那个答案。

于是,微软在搜索上的投入是不遗余力的,传说中的投入超过百亿美元,这也使得入不敷出的Bing常常出现在诸如“十大鸡肋产品”之类的榜单里。

无数的例子都足以证明微软在互联网上的迟钝,包括2007年耗资63亿美元收购的数字广告公司aQuantive。微软本来想通过它去抗衡Google刚刚31亿美元收购的类似公司DoubleClick,但当时的微软是以门户网站为互联网的战略阵地,忽略了搜索和在线广告的商业融合。结果发展并不理想,微软不得不减记62亿美元的非现金账面价值。之后,它还曾试图以446亿美元的巨资收购雅虎,未果。

沈向阳坦陈,在微软内部,越接近互联网的部门,压力就越大。Bing首当其冲,IE浏览器也好不到哪去。

而这种压力几乎可以看作是一切“错误”的源头。《名利场》7月刊出的一篇名为《微软“失落的十年”》的文章让微软很是难堪,对于Bing的质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章节。文中说道,Bing有段时间沉迷于和Google的追逐。绝大多数的自主创新都被枪毙;相反,该部门的高管整天都在研究Google,告诉员工开发出的Bing必须具备与Google一样的功能。“可到了后来,我们发现Bing没有了任何创新性的东西。谷歌一直远远的领先着我们,而我们却陷入暗斗。最后,许多人都变得非常不开心,也失去了所有的动能。”前Bing产品经理约翰·加西亚称。

但其实在没有被赋予权力和压力之前,Bing的活力有目共睹。

当时微软的产品节奏很慢,是一种稳健的产品策略。而早期的Bing团队完全打破了这个束缚,负责人Gaurav的名言就是“要么发布,要么完蛋”,员工的升级完全取决于发布的产品数量和产生的影响,那时候的微软发布周期比Google还快。

一切都是压力使然,即便如此,这家巨头公司在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细微的举动都足以改变整个生态系统。“微软才是我们最大的对手。”Google董事长施密特曾被问及此类问题,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并没有提到Facebook的名字。

[责任编辑:尤佳]
据国外媒体报道,市场调研公司Gartner日前发布报告称,从现在开始的三年时间后,平板电脑出货将会超越传统Windows PC,且出货量将超过72%。在这段时间里,PC出货将以更快的速度下滑。
官方微信
weixin
精彩专题更多
存储风云榜”是由DOIT传媒主办的年度大型活动。回顾2014年,存储作为IT系统架构中最基础的元素,已经成为了推动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存储产业的发展迈向成熟,数据经济的概念顺势而为的提出。
华为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是面向企业级应用的新一代统一存储产品。在功能、性能、效率、可靠性和易用性上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很好的满足了大型数据库OLTP/OLAP、文件共享、云计算等各种应用下的数据存储需求。
联想携ThinkServer+System+七大行业解决方案惊艳第十六届高交会
 

公司简介 | 媒体优势 | 广告服务 | 客户寄语 | DOIT历程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会员注册 | 订阅中心

Copyright © 2013 DOIT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