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黄金屋”与“颜如玉”
DOIT原创 崔昊 发表于:13年07月15日 11:25 [原创] DOIT.com.cn
书中的“黄金屋”与“颜如玉”
“首先我们有自己专门的讲师,这些讲师在行业里沉淀了十几年了;第二,我们有很多有实践经验的专家,作为授权讲师给企业做服务;另外我们还有各个企业和行业的CIO。我们发现这三个群体,也就是这本书的三个结构。”陈瑞丹表示,《中国IT管理十年》这本书汇聚的是来自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作者的心得,作为作者之一,他希望能够汇聚更多成功的CIO和惠普IT管理学院的讲师,提供给用户最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中国IT管理十年》分上、中、下三篇,上篇的三条线,一条线是时间的角度,第二条线是专业的角度,第三条线是行业的角度,其中时间线恰好以惠普成立十一年的惠普IT管理学院的历史为回顾蓝图,划分了“2000年之前的建设期,2000年到2005年的管理初建期,2005年到2010年的深化期,2010年以后业务跟管理的融合期”。
本书中篇则是惠普IT管理学院邀请的12位IT管理专家,对相关领域进行回顾,结合时间与企业IT管理的发展流程,提供给用户最具价值的信息:“对不同行业的从业人员,包括咨询顾问,圈子里面的有经验的人,我们给一个追忆的故事,对新的从业人员我们给大家认识这个行业历史的过程。历史是一个大的生命周期,这个行业里的每一个客户都处在不同的时间点、不同的成熟度。我们期望在每个时间点的人都能在这本书里面找到自己的定位,往前看、往后看,自己找到哪些是能给自身启示的。”
最吸引人的往往要留到最后,《中国IT管理十年》也不例外。在这本书的下篇中,作者们选择了“处在不同位,业务管理不同”的十个行业的CIO,通过对话的形式,提供给读本书的IT管理者与企业领导者一定的反思,陈瑞丹表示,这一部分是本书最具质量的章节,而在成文之前也是最困难的部分。
“在他担任香港政府CIO之前,他曾经兼职25个社会公益职务,为大陆、香港与国际的对接做了非常多的公益事业。他说,为什么说香港可以发展得这么好?香港作为一个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发展成本是非常高的,但是香港的企业管理人员都具有特别高的信息化认识,而不仅仅限于IT人员。他非常知道信息化对他有什么样的重要的意义。所以大家看到金融创新的背后是信息化的支持。”
陈瑞丹谈到,像是采访到香港政府的CIO赖锡璋这样的机会就非常之少,但在香港这样信息化程度极高的城市,像是赖锡璋等知名、资深的CIO的作用就十分明显,因此,可借鉴的地方也就非常之多。
“我们IT管理学院今天能出这本书,其中一些内容都是来自成千上百的客户跟我们的老师互动的过程中汲取到的东西。特别是在12个专业领域里所讲述的、谈出来的一些理解。所以很多理解不仅仅单纯是在方法论和历程层面,更是带着很多客户共同的积累在里面。”秦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IT管理十年》的作用将十分巨大,成为中国CIO必不可少的“参考书”。